《四川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解讀一
發布時間:2017-09-09 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
幼兒“入園難”已是一個老話題了,伴隨著二孩時代的到來,更使得幼兒園學位供需緊張問題進一步加劇。娃娃們的讀書問題如何解決?四川將如何加快普及學前教育?這些問題在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四川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可用找到答案。
現象
拼名額、排長隊“入園難”問題突出
此前有新聞報道,家長為了讓小孩進入幼兒園接受教育,五六點鐘到幼兒園招生處排隊,而且一排就是一整天。去年,德陽城區幼兒園網上報名,因為搶名額網絡訪問量遠超服務器承載量,一度造成網絡癱瘓……幼兒園資源緊缺大家有目共睹。
今年年初省“兩會”期間,學前教育也成了人大代表關注的焦點,省人大代表黎萍就建議要“加大投入支持學前教育發展。各級政府要把學前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加大對學前教育投入,切實解決現時學前教育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把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全面提高保教質量,作為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基礎性工作。”而省政協委員唐順發也人認為“政府應該購買服務,扶持民辦園辦成公益性幼兒園,這個力度應該大一些。”可見,幼兒園“入園難”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
對策
保證幼兒園的規模、數量與人口增長相適應
入園雖難,但還是有好消息帶給大家,這個問題在“十三五”期間有望得到解決。四川發布客戶端記者梳理發現,《規劃》提出了一個“小目標”,到2020年,四川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要達到85%。
要達到這個目標,可不是光喊口號就行,《規劃》里明確了幾項重點任務。其中,在數量上,要增加學前教育資源總量;在區域上,要著力擴大農村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城鄉結合部學前教育資源;在構成上,要引導和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
同時,為了讓更多孩子能夠上學,《規劃》提出要資助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具體↓↓
★ 繼續增加學前教育資源總量,調整學前教育資源和布局結構。
★ 著力擴大農村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城鄉結合部學前教育資源,逐步完善縣、鄉、村學前教育網絡,推動鄉鎮和大村獨立建園、小村設分園或聯合辦園、人口分散地區舉辦流動幼兒園、季節班等。
★ 切實加強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的建設與管理,將其納入城鎮公共設施建設規劃,合理布局,保證幼兒園的規模、數量與城市發展和人口增長相適應。
★ 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鼓勵優質公辦幼兒園舉辦分園或合作辦園。
★ 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引導和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
★ 支持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發展學前教育。
★ 積極發展民族地區學前雙語教育。
★ 建立扶持民辦幼兒園和城市學前教育發展獎補機制,建立健全困難兒童學前教育資助制度,資助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
保障
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
為進一步保障適齡娃娃能順利入園,《規劃》不但列出了重點任務,還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學前教育建設工程,包括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支持社會資本建設公益性幼兒園等。不過公辦幼兒園接收能力有限,并不能完全解決所有孩子的入園問題,因此《規劃》也鼓勵民辦幼兒園建設,積極支持企事業單位、集體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
★ 加快普惠性幼兒園建設,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積極支持企事業單位辦文、集體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
★ 加快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
★ 支持農村地區利用中小學區域布局調整富余校舍興辦幼兒園或幼教點。
★ 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PPP) 模式和創新運用新型民辦公助機制,支持社會資本建設公益性幼兒園。
★ 開展幼兒專項資助項目,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入園。
此外,《規劃》還明確要對貧困兒童等實施資助,經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設立的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殘疾兒,據實免除民族自治地區所有在園幼兒和非民族自治地區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在園幼兒保教費;民族待遇縣按兒童600元/生·年標準減免所有在園幼兒保教費;四大片區貧困縣按兒童1000元/生·年標準和20%的比例減免保教費;其余地區按兒童1000元/生·年標準和10%的比例減免保教費。符合條件的民辦在園幼兒分別參照執行。